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全文: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 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 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故人出相饯,共悲行路难。 临岐荷赠言,对酒独伤魂。 世故山川险,忧多思虑昏。 重阴蔽芳月,叠岭明旧雪。 泥积辙更深,木冰花不发。 郑君间世贤,忠孝乃双全。 大义弃妻子,至淳易生死。 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里。 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 楼头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阙奏良图,留中沃圣谟。 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 名亚典属国,良选谏大夫。 从容九霄上,谈笑授阴符。 卢生富才术,特立居近密。 采掇献吾君,朝廷视听新。 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 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可怜长守道,不觉五逢春。 昔去城南陌,各为天际客。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 羁旅忽相遇,别离又兹夕。 前悲涕未干,后喜心已戚。 而我方老大,颇为风眩迫。 夫君并少年,何尔鬓须白。 惆怅语不尽,裴回情转剧。 一尊自共持,以慰长相忆。
名句书法欣赏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伏奏谓俯伏上奏。《南齐书·倖臣传论》:“伏奏之务既寝,趋走之劳亦息。” 龙颜(1).谓眉骨圆起。《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晋 潘岳 《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后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他只穿一件极俭朴的爱国布的龙袍,但那龙颜却比活的时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 伯乐 ,则千载无一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值龙颜之鬱起,乃凭风而矫翼。” 明 王宠 《送饯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龙颜授玉册,殿上亲祗领。”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龙颜一听大怒,因此就降旨灭他九族。” (3).谓鱼头如龙。 手诏 皇帝亲笔写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