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乾隆八年秋朕奉皇太后恭谒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世德舞辞十章章八句》 全文: 粤昔造清,匪人伊天。 天女降思,长白闼门。 是生我祖,我弗敢名。 乃继乃承,逮我元孙。 元孙累叶,维祖之思。 我西云来,我心东依。 历兹故土,仰溯始谋。 皇涧过涧,缔此丕基。 于赫太祖,肇命兴京。 哈达辉发,数渝厥盟。 如龙田见,有虎风生。 戎甲十三,王业以兴。 爰度爰迁,拓此沈阳。 方城周池,太室明堂。 不宁不灵,匪居匪康。 事异放桀,何心底商。 丕承太宗,允扬前烈。 倬彼松山,明戈耀雪。 以寡敌众,杵漂流血。 惜无故老,为余详说。 余来故邦,瞻仰桥山。 慰我追思,梦寐之间。 崇政清宁,载启南轩。 华而不侈,巩哉孔安。 维我祖宗,钦天敬神。 执豕酌匏,咸秩无文。 帷幔再张,樽俎重陈。 弗渝弗替,遵我先民。 先民宅兹,载色载笑。 今我来思,圣日俯照。 爵我周亲,荩臣并召。 亦有嘉宾,欢言同乐。 懿兹东土,允惟天府。 土厚水深,周原膴膴。 南阳父老,于是道古。 有登其歌,有升其舞。 我歌既奏,我舞亦陈。 故家遗俗,曷敢弗因。 浑灏淳休,被于无垠。 勿替引之,告我后人。
参考注释丕承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书·君奭》:“惟 文王 德丕承无疆之恤。”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成汤 ,丕承也; 文王 ,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 夏 以天,不亦承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 明 张煌言 《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太宗 开国第二代皇帝 高祖太宗法。——宋· 王谠《雅量》 前烈(1) 前人的功业 公刘克笃前烈。——《书·武臣》 (2) 前贤 易名之典,请遵前烈。——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