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解释:除去坏人.奖励好人;憎恨坏事,好施善行。 原文摘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激浊扬清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於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花月痕》第四六回:“今日之事,必先激浊扬清,如医治疾,扶正气,始可御外邪。”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平剧为旧时代产物,不少教忠劝孝,激浊扬清之作。”亦作“ 激扬清浊 ”。 北周 庾信 《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亦省作“ 激扬 ”、“ 激清 ”。《晋书·康帝纪论》:“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 唐 李白 《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范仲淹 《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嫉恶憎恨坏人坏事。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唐 杜甫 《壮游》诗:“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宁调元 《武昌狱中书感》诗之四:“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殤。” 憎恨讨厌。《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荒婬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 好善(1).犹好尚。《周礼·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恶,同其好善。” 郑玄 注:“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2).乐于为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长而好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间唸佛夜看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 (3).谓乐闻善言。《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