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权德舆的《送别沅泛》 全文: 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 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 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 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 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 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 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 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 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 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 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钅基。 苟令志气坚,伫见缨珮随。 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 旧游忆江南,环堵留蓬茨。 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 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 宠荣忽逾量,荏苒不自知。 晨兴愧华簪,止足为灵龟。 遐路各自爱,大来行可期。 青冥在目前,努力调羽仪。
名句书法欣赏 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仪曹(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 , 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 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 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量力 衡量本身的力量 度德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