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自怜悾惚负平昔,尚敢婆娑临暮迟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贺铸的《答王文举》 全文: 参考注释自怜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平昔以往,过去;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我平昔很少读小说,忽然来了兴趣 婆娑(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暮迟犹言不及时。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一:“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