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文珦的《天道夷简行》 全文:天道夷简,荡荡巍巍。
 人心不然,大行险巘。
 转眼翻覆,诚不易知。
 忠或见疏,信或见疑。
 离间致入,宁复顾思。
 昔者缱绻,终焉弃遗。
 圣如周公,王犹不知。
 孝若申生。
 姬能死之。
 在彼盛时,尚有尔为。
 况乎季世,颠倒是非。
 谗人饱禄,志士苦饥。
 俯仰今古,其谁不悲。
 命悬于天,逆之为嗤。
 冲静无患,进取必危。
 守道安危,其殆庶几。
 祸福之兆,可以理推。
 夷齐去周,西山采薇。
 黄绮避秦,商岩茹芝。
 景行先哲,良足为规。
 规而罔念,虽悔何追。
 
 参考注释周公(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杜预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 庄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 ,非 周公旦 明矣。”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梦见 周公 。’”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 周公 。” 王犹见“ 王猷 ”。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