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弼的《海棠》 全文:海棠最佳须老丛,远及百年花始红。
 历看名葩此为盛,刚柯硬叶交相映。
 倚石攒青二三丈,雨膏倒吸胭脂上。
 仿佛璇霄发曙光,细族蓬莱绣旗仗。
 露欲收珠色转深,香玉万颗藏春阴。
 轻风欲透紫丝障,一片朝霞倾入林。
 凤城多少栽花处,低嫩俱无可观树。
 相对令人忆故山,年年雕萼扫朱栏。
 只今惟有溪童在,应放高枝栖白鹇。
 
 名句书法欣赏 倚石攒青二三丈,雨膏倒吸胭脂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二三(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胭脂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胭脂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