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戡的《效白乐天体自咏二十韵》 全文: 人生七十稀,我今六十六。 幼小承门资,长大窃科目。 平步登瀛洲,超迁应郎宿。 省寺久徊翔,京华厌驰逐。 七持使者节,三剖刺史竹。 晚玷两禁班,滥纡三品服。 游宦四十年,徒糜太仓粟。 君恩无以报,扪心自惭恧。 吾闻老氏言,知足乃不辱。 力辞会稽组,愿赋祠庭禄。 举首谢鹓鸿,甘心友麋鹿。 家有十顷田,居多数椽屋。 长子通朝籍,二女归仕族。 貤恩沾弟侄,余俸赡亲属。 始望岂及此,平生不啻足。 无奈百病侵,齿豁头已秃。 指挛足蹒跚,背驼腰屈曲。 消长自乘除,祸福多倚伏。 枚数亲旧间,十九登鬼录。 自怜衰病翁,讵知不为福。
参考注释两禁北宋 时,翰林学士直舍在皇宫北门两侧,因以“两禁”借指翰林院。禁,宫禁。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杨亿 在两禁变文章之体, 刘筠 、 钱惟演 辈皆从而斅之,时号 杨 刘 。” 三品(1).三种,三类。《易·巽》:“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高亨 注:“田,猎也。品,种也。筮遇此爻,其悔将亡,行猎将得三种猎物。”《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 孔 传:“金、银、铜也。”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铜三色也。”《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张彦》:“ 巴巫 间,民多积黄金,每有聚会,即于席上列三品,以夸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胁之。”《后汉书·循吏传·秦彭》:“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隋书·经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紺琉璃轴,下品漆轴。” 清 王夫之 《知性论》:“以三品为性,要其终而言之,三品者非无所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