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全文: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
 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林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
 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
 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参考注释底事(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中原(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尘涨见“ 尘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