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全大震的《拟皖城贼遁奏捷志喜同留部诸公作》 全文: 不常忧喜态,言捷便欣然。 北上音何缓,南来膝屡前。 骏功驰赫濯,文德协重玄。 草泽终麋骇,山河自砺镌。 桐陂张胜垒,皖口压雄川。 断后曾临操,坚中故骋权。 股肱分要辅,汤沐枕骈肩。 群丑俄成啸,诸城乍警弦。 久县帷幄剑,数假便宜笺。 仍有王师战,宁论国钺虔。 捣巢停石画,间党沮钩连。 出没浑难测,来回杳莫牵。 神机贵尊俎,妙算后戈鋋。 直赖钟簴福,还惟社稷缘。 稍防蹂晋豫,复截闯秦汧。 穷蹙那知地,狂奔永逆天。 游魂迷凇雾,野烧等飘烟。 王气原留楚,欢声径达燕。 宵衣需泮献,露布走星传。 横赐倾周宝,崇酺狭汉钱。 愿襄彝鼎业,磐石巩岩边。
参考注释石画大计。石,通“ 硕 ”。《汉书·匈奴传下》:“时奇譎之士,石画之臣甚众。”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庙謨资石画,兵略倚珠鈐。”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塘总制书》之三:“然以吾丈老成持重,深谋石画,则於建议之初,凡今日之所以攻,后日之所以守,固已得万全之算久矣。”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言言石画,字字金鎞,施之何患无功,用之惟恨不早。” 钩连亦作“钩连”。1.勾通连接。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鉤连。” 宋 李弥逊 《次韵林仲和筠庄》:“迭迭重重两岸山,鉤连秀色上琅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时有窍穴鉤连,空悬无上处。”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 (2).钩挂牵连。《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枝党鉤连,刑戮必多。” 明 宋濂 《吕府君墓志铭》:“狱辞有鉤连有不可决,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 傅尃 《感怀》诗之二:“党祸钩连天未悔,霸才消歇乱方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