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望缑山庙》 全文:王子乘鸾鹤,飘摇伊洛间。
 至今明月夜,凤吹满空山。
 缑氏仙踪杳,东莱汉使还。
 楼居高几许,天路渺难攀。
 
 参考注释王子(1) 帝王的儿子 王子皇孙。——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古时也泛指贵族子弟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乘鸾(1).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萧史 善吹*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学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 穆公 为作凤台。一日,夫妇俱乘凤凰升天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鸾凤统类,后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后魏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贺拔夫人元氏墓志铭》:“既异乘鸞,翻然永去;虽非舞鹤,即掩泉门。” 唐  李群玉 《玉真观》诗:“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叶冠。”《西游记》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鹤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飘摇 以不稳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动;在空中随风摇动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伊洛(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学。参见“ 伊洛之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