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荀子·正论》 解释:罪行很重,但刑罚很轻,平常人就不懂得犯罪的害处,这样量刑,就会出大乱子。 原文摘要: 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剕、枲屦,杀、赭衣而不纯。治古如是。”是不然。以为治邪?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以为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然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伐有商,诛纣,断其首,县之赤旆。夫征暴 名句书法欣赏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庸人 平常的人 庸人习气 庸人尚羞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莫大 最大,没有比这更大 他这样处理问题,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