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此物宜归青玉案,勒文竹石垂无涯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谢人送墨》 全文: 参考注释物宜指事物的性质、道理、规律等。《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宋书·谢灵运传论》:“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耒耜》:“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青玉案(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文竹(1).即斑竹。 汉 蔡邕 《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唐 元稹 《莺莺传》:“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泪痕在竹,愁绪縈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珮玉綵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参见“ 斑竹 ”。 (2).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金明 《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里,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给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无涯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