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刘志渊的《大江东去》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境界(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真实与事实相符 真实的故事比虚假的小说还要奇妙 无染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 唐 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种种(1) 各种各样 种种在其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种种贻害。——《广东军务记》 设置种种障碍 (2) 头发短的样子 白发种种来无情 抑绝遏止,断绝。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欲以隔塞聪明,抑絶论议之官,桀黠无所畏忌。”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 宋 欧阳修 《论吕夷简仆人受官札子》:“朝廷不能自信,则谁肯信而行之?然多因小人侥倖而不加抑絶,所与之恩虽少,所损之体则多。” 分别(1) 各自;个别 对他们应该分别对待 (2) 分头,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会长和秘书长分别接见了他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