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北望瀚海歌》 全文: 北望瀚海何艰哉,龙蛇杂糅兼风霾。 排天巨浪声如雷,长船大舰为之催。 凌空喷石杂飞雨,幽岩白昼号鬼妪。 砥柱顿折崩沙流,惊人骇兽相视莫先语。 我亦欲乘桴凌此万里渚,颠猿僵踣不敢前。 孤鸟却顾愁铩羽,嗟哉海势奚尔然。 历姬不扬波,当尧乃滔天。 坤灵海若不尔谬且颠,岂有黠蛟老毒潜深渊。 谁能豁浮云,扶日当空悬。 斯道果流离,举世多瓦全。 及此始知大禹功不细,孟轲拯溺称大贤。 九原大叫不可作,伊当为谁者执鞭。 鞭亦不可执,意亦竟不舒。 浊水会有清,上智本非愚。 哀哉岌岌乎,谁能下坂回奔车。
参考注释大禹对 夏禹 的美称。《书·大禹谟》:“曰若稽古 大禹 。” 孔 传:“ 禹 称大,大其功。”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孟轲(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拯溺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 宋 陈亮 《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 文宗 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大贤 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