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尚书胡公哀挽》 全文: 造化钟英秀,邦家得俊良。 才猷超贾董,治具际虞唐。 驰骛诗书府,嬉游翰墨场。 策名留雁塔,通籍列鹓行。 献纳禆时政,褒迁沐宠光。 贰卿推陆佃,考士仰欧阳。 位与名俱进,身由道益彰。 襟怀春可挹,器度海难量。 拜命持双节,巡行遍四方。 民风归采察,山水任徜徉。 足迹几千里,年华十七霜。 归朝承眷顾,拾级上岩廊。 调护亲储副,师资重国庠。 秩宗兼版使,霄汉应文昌。 政务劳参订,谋谟赖赞襄。 星辰随步履,雨露散天香。 锦诰荣三代,奎星聚一堂。 麟袍纡玉带,鸟篆刻银章。 特进三孤秩,还持八座囊。 九重偏倚注,七纪尚康强。 任重商伊尹,知休汉子房。 优容谁得似,锡赉更非常。 泉石双吟屐,烟波一画航。 耄年黄发老,仙梦白云乡。 天上骑箕尾,人间失栋梁。 哀荣昭异数,恩泽及诸郎。 生死应无憾,勋名总不忘。 碑文新最迹,竹帛永流芳。 愿识嗟何及,追思倍衋伤。 毗陵江上路,云水共苍茫。
参考注释玉带 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 鸟篆(1).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后汉书·酷吏传·阳球》:“或献赋一篇,或鸟篆楹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 李贤 注:“八体书有鸟篆,象形以为字也。”《晋书·索靖传》:“ 仓頡 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2).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宋 张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青引嫩苔留鸟篆,緑垂残叶带虫书。” 宋 陆游 《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元 鲜于枢 《湖上新居》诗:“树古虫书叶,莎平鸟篆汀。” 银章银印。其文曰章。 汉 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 隋 唐 以后官不佩印,只有随身鱼袋。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亦简称银章。 唐 陈子昂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復蒙璽誥之荣,骤綰银章之贵。”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仁宗 时,詔 云山禪师 以荣禄大夫大司空,佩一品银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