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郑廷玉的《水仙子》 全文: 常言道莫瞒天地莫瞒人。 莫作瞒心与祸邻。 你如今苦也啰刀山剑岭都游尽。 怎做的阎罗王有向顺。 摆列着恶鬼能神。 卜儿云:我受苦不过。 你好生超度我咱。 阎君云:鬼力。 还押入酆都去。 正末唱:才放出森罗殿。 又推入地狱门。 哎哟。 你畅好是下的波阎君。
参考注释卜儿(1). 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 元 无名氏 《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 清 焦循 《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 (2).妓母的俗称。卜儿当即鸨儿的音转。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卜儿哭上: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自家 宋引章 (妓女)的母亲是也。” 元 刘庭信 《醉太平·走苏卿》曲:“老卜儿接了鸦青纱。俊 苏卿 受了金花誥。” 受苦 遭受痛苦 咱们俩在旧社会都是受过苦的 不过(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