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蒋山卿的《送林以乘赴任江西佥宪》 全文: 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 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 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 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 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 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 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 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 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 逐臣皆见召,旧故复相於。 禁闼还通籍,官曹并直庐。 感时唯涕泪,叹逝重欷歔。 从宦心俱懒,求名术本疏。 只应旅进退,敢望独吹嘘。 翻怪无鸣鹤,堪怜似戏狙。 十年才易组,六月便驱车。 去作长途别,行将大暑袪。 凉云停碧树,渌水泛红渠。 南国秋风早,西江白露初。 霜威迎獬豸,月令改蟾蜍。 世路多欹侧,斯文有卷舒。 身须混泾渭,誉欲等璠玙。 霄汉看鹰隼,江湖觅鲤鱼。 与君生死分,分手一踌蹰。
参考注释霄汉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鹰隼 两种猛禽;泛指凶猛的鸟。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 鹰隼试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鲤鱼(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汉 焦赣 《易林·革之颐》:“ 尼父 孔丘 ,善钓鲤鱼。” 宋 陆游 《鲤鱼行》:“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宋传恩 《绿水悠悠·罩鱼》:“这是一条鲤鱼,一条十多斤重的鲤鱼。” (2).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 唐 元稹 《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清 谭嗣同 《寄人五绝》:“鲤鱼三十六,江上报秋书。” (3).借指传递书信者。 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恡,时望鲤鱼传。” 唐 元稹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诗:“凭仗鲤鱼将远信,鴈回时节到 扬州 。” 元 萨都剌 《送王伯循御史》诗:“ 曲江 水发愿相忆,莫遣鲤鱼音信稀。”参见“ 鱼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