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扼吭拊背则无难,捣虚抵隙或堪取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将军阿桂奏报大兵攻克喇穆喇穆山梁及日则了口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扼吭拊背掐其喉而击其背。喻控制要害,前后夹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扼 江 十郡,其要七渡;负海七省,其要十津。外接岛夷,内防盗艇,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巡,为扼吭拊背之谋。” 陈光远 《请力争青岛电》:“踞巔盬脑,扼吭拊背,虽有智者,莫能有谋。” 无难没有困难;不困难。《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 没有灾祸。《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淮南子·氾论训》:“知所以免於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 宋 苏轼 《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捣虚攻打敌方空虚之处。 明 刘基 《御制平西蜀文》:“乘机破关,捣虚而至伪京师。” 擣虚:乘虚进击。《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不先防近而图远,恐擣虚絶粮道,且深入。”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则举一国犹擣虚耳。”参见“ 批亢擣虚 ”、“ 擣虚批吭 ”。 抵隙抨击缺点。 元 柳贯 《跋蔡久轩书谢丞相遗事》:“ 宋 有天下晏安三百年,固学术扶持之功,而小人乘间抵隙,亦或藉为恶直丑正之具。” 明 张振纲 《张文忠公祠落成祭文》:“怀金关与铁牡,属谗慝之抵隙。” 清 王士禛 《定军山诸葛墓下作》诗:“紫色復蛙声,抵隙各为主。”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乘之,投间抵隙,其言获用。”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