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古意》 全文: 条风从东来,习习振枯槁,美人倚窗闺,别思忽已早。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肠草。 鸡号天五更,发白不待老。
  名句书法欣赏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肠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连理枝(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 隋  江总 《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 (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 清  方文 《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 断肠草(1).钩吻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钩吻》:“﹝钩吻﹞ 广 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今口外有断肠草,人马误食之,立毙。” (2).木芙蓉的别名。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诗出本处》:“ 李太白 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陶弘景 《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杀*人。因忆古诗云:‘昔为芙蓉花,今成断肠草。’则古人已曾言矣。” (3).相思草的别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秦  赵 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盖相思之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