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送瑫上人往临平兼戏廓然》 全文: 鹘瑫脑骨紧,脚力健生云。 叠数一万里,捷于臂屈伸。 肉佛不讥诃,称之返云云。 坐诵觉范诗,抄录亦甚勤。 群儿争欺之,伪杂以佗文。 瑫独颔不语,饭沙俱一吞。 湘西雪达旦,万树吐奇芬。 冻行如鹭鸶,雪泥溅衣裙。 解包呵直指,又作饥猿蹲。 放意说临平,想见禅诵群。 坐令冷斋中,忽然变春温。 明朝别我去,掣肘径出门。 便觉西湖月,夜坐生梦魂。
参考注释放意(1).纵情;恣意。《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传之道也。” 晋 陶潜 《咏二疏》:“放意乐餘年,遑恤身后虑。” 宋 曾巩 《南源庄》诗:“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一:“荷锄久不厌,放意栖林表。” (2).放心,不牵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爷开怀,娘放意,哥宽心,嫂莫虑。”《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若到了家乡,倘有便人,託他捎个书信到 薛婆 处,也教奴家放意。”《再生缘》第六二回:“堪放意,可宽心,眼见良缘有得成。”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禅诵佛教语。谓坐禅诵经。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昼则目禪诵之事,夜则耳鐘梵之音。” 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诗:“山中多法侣,禪诵自为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