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欲问燃犀是何处,渔父鸣榔隔烟雾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陈万钧的《和韩廷玉夜过采石韵》 全文: 参考注释燃犀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七:“ 晋 温嶠 至 牛渚磯 ,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后以“燃犀”为烛照水下鳞介之怪的劐典实。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金 元好问 《观淅江涨》诗:“佽飞鬭蛟鱷,燃犀出鳞介。”亦用为洞察奸邪、明烛幽微之典。 郭沫若 《题吴敬梓纪念馆》诗:“一史绩儒林,燃犀烛九阴。”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鸣榔见“ 鸣桹 ”。 烟雾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