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授节来三殿,传宣下九天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吴当的《送李黼脩撰以旱请祷代祀嵩衡淮海》 全文: 参考注释授节授以符节。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今足下曾无矫矢理纶之谋,徒欲候其离舟,伺其登陆,乃图并 吴 会 之地,牧东野之民,恐非主上授节将军之心也。” 唐 韩愈 《曹成王碑》:“迁御史大夫,授节帅 江西 。” 三殿(1).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 。《玉海·宫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 、 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 ,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华殿 、 文渊阁 、 东阁 诸大学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罢 中和殿 大学士,改为 体仁阁 ,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 (3). 宋 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 宋 钱愐 《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还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传宣(1).传达宣布。《后汉书·公孙瓒传》:“令妇人习为大言声,使闻数百步,以传宣教令。”《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传宣取物,承前止是口传詔令,别无凭由,致因缘盗取钱物。” (2).指宣传。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则地太远,人太多,传宣之脑筋渐不敏捷,则合众难。” (3).传令宣召。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宣和遗事》后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国皇后弟也,传宣至此,催促陛下议諭事。’”《三侠五义》第十七回:“有劳夫人,传宣官差完了。” (4).犹传扬。 明 邵璨 《香囊记·褒封》:“亿兆腾欢,四海传宣。” 郭沫若 《集外·不灭的光辉》:“ 鲁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传宣着的,但这精神的真谛,不就是‘不妥协’的三个字吗?” (5).传达号令的官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请下入内侍省置传宣合同司,专差内臣一员主之。”《说岳全传》第五七回:“ 宋 营军士拾得箭书,忙与传宣説知。” 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