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刘濩的《送郑南仲赴昌化主簿》 全文: 熙宁言利臣,官好面堪唾。 伟矣郑介公,直声千古播。 几叶有此孙,能倡众莫和。 湖学四五年,毡寒不禁坐。 况投万山中,瘦马仍县佐。 试讶鸾栖林,何如蚁旋磨。 传闻邑父老,置酒预相贺。 此士多读书,爱人不可货。 今年秋风高,勿畏茅屋破。 但虑执法家,需君惊贪惰。 白云缭山腰,窗竹累千个。 坐念老广文,德尊犹坎轲。 县庭一分宽,百里减寒饿。 苟无泽物心,卿相徒尔大。 版牍焉足稽,弦歌故非过。 起瞻东壁明,讵患南箕簸。 时访隐者庐,谈馀曲肱卧。 公田定几何,适半种粳糯。
参考注释公田(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参见“ 井田 ”。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 官田 ”。《汉书·食货志上》:“令命家田 三辅 公田。”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论》:“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司农是掌,是为公田。”《续资治通鉴·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为民害,稔祸十有餘年,自今并给原主,令率其租户为兵。”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李朝 《四川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互助联组》:“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集体经营公田。” 几何(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