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本宗的《天柱峰歌》 全文: 祥风自天来,吹我游紫清。 高高著天起,巍然一柱连天撑。 岩有三十六,涧有二十四,隐映七十二朵芙蓉青。 丹梯贯铁锁,十二楼五城。 压穿鲸鳌背,幻出龙凤形。 鸾鹤亦驯扰,猿猱不能经。 于菟式长啸,我来一时鸣。 古来仙人据其上,往往白日皆飞升。 我来适清和,云朗天亦晴。 初望一天门,碧涧水落冰泠泠。 再登二天门,瑶草葳蕤杂敷荣。 三登三天门,云雾翕欻飘金茎。 须臾望绝顶,身在空中行。 西望昆崙,黄河一线天瓢倾。 东望蓬岛,半勺绿水浮沧溟。 手撚日月弹丸子,足踏震霆岩下惊。 夫人若果住天上,附耳若可低低声。 华嵩恒泰左右先后若朋辈,诸山培嵝在下何伶仃。 八表望不极,因之望神京。 神京遥遥几千里,双目掣电心悬旌。 神君端居面东瀛,黄金铸屋玉作楹。 赤蛇鼓鬣,黑龟效灵。 旌旗招摇,森然列星。 敬将一瓣香,上诉神君听。
参考注释须臾(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绝顶(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中行(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 三行 ”。 (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 (3). 唐 宋 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4).复姓。 汉 有 中行说 。见《史记·匈奴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