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觉的《登集仙台》 全文:海风吹清秋,林叶飒已落。
 山巅出高台,隐隐在寥廓。
 宾从果幽期,层轩瞰郊郭。
 鸣驺应崖谷,篮舆转林薄。
 兹地已荒凉,兹人故冥寞。
 文识都未磨,山川恍如昨。
 画屏见群峰,浓淡正参错。
 烟云下卷舒,欻若搴翠幕。
 莲开碧扶疏,眉修清绰约。
 长松不知年,拔起立旁礴。
 群龙上空虚,奋怒争拿攫。
 丛篁与延蔓,斤斧聊疏削。
 深或翳虫蛇,暮唯栖鸟雀。
 两楠最潇洒,前轩宜所托。
 枝干晚青青,几冒风霜恶。
 更怜山下人,偏得山中乐。
 种田灌山溪,却老斸山药。
 荣辱祇偶然,人生似蒲博。
 蹉跎缪轩冕,志尚本丘壑。
 欲学山前翁,收身及耕凿。
 
 参考注释丛篁丛生的竹子。 唐  宋之问 《泛镜湖南溪》诗:“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宋  陈与义 《纵步至董氏园亭》诗之二:“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 延蔓见“ 延曼 ”。 斤斧(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 匠石 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 《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时代》诗:“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宣宗 索 赵嘏 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参见“ 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