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全文: 亿劫日月曜,万古河江流。 惟有人寿短,况不皆白头。 石火仅微吐,草露已遽收。 下士惑齐物,祖述逍遥游。 说梦悔蚁国,悟空惊蜃楼。 实路我异是,鑽仰师尼丘。 志学至从心,绝笔于春秋。 相鲁故匪泰,厄陈初佑忧。 比彭十不一,聘辙半九州。 中道叹不行,尝欲乘桴浮。 颜子夭穷巷,季路戕凶矛。 是亦各有命,岂伊圣门羞。 人生敬闻道,寒饥胜王侯。 修身以俟死,言行无悔尤。 寄语夜读子,继晷崇膏油。
参考注释中道(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不行(1) 不可以,强调非…不可 学外语不记单词不行 (2) 没用,不会有用或有效 这个方法不行 (3) 不成功,无用 这孩子一定不肯吃饭,要回去,说亦不行,哄亦不行,打亦不行 (4) ——表示程度很深,犹言不得了 高兴得不行 (5) 不好 他画画不行 (6) 指接近于死亡 老太太病得快不行了 乘桴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