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曹邺的《下第寄知己》 全文: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辙。
 夜来远心起,梦见潇湘月。
 大贤冠盖高,何事怜屑屑。
 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
 闻知感激语,胸中如有物。
 举头望青天,白日头上没。
 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鼠出。
 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无虑数尺躯,委作泉下骨。
 唯愁揽清镜,不见昨日发。
 愿怜闺中女,晚嫁唯守节。
 勿惜四座言,女巧难自说。
 
 参考注释无罪 没有犯罪 明时(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