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邦彦的《浪淘沙慢》 全文: 参考注释念珠(1) ∶祈祷时记数用的念珠串;特指天主教祈祷时记数用的一种念珠 (2) 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 左臂挂念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为念珠各一。 悲感悲痛伤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 李夫人 不已……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 唐 王昌龄 《箜篌引》:“草木悲感声颼飀,僕本 东山 为国忧。”《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母 、 王夫人 怎忍便离,无奈国家制度,只得下来,又不敢啼哭,惟有心内悲感。” 郁达夫 《采石矶》三:“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 何况(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