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送湛公归四明讲席》

全文: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讲华严报太平。

名句书法欣赏

范仲淹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书法作品欣赏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满面

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风指

(1).旨意,意图。《汉书·薛宣传》:“九卿以下,咸承风指,同时陷於谩欺之辜,咎繇君焉。”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今之御史多承望要人风指,阴为之用。”《明史·儒林传二·邹德涵》:“御史承风指劾之,贬秩归。”

(2).风采,风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庯峭》:“而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则谓之庯峭……今京师指人之有风指者,亦谓之波峭。”

谓讽告其旨意。《史记·西南夷列传》:“ 恢 因兵威使 番阳 令 唐蒙 风指晓 南越 。”《汉书·严助传》:“上嘉 淮南 之意,美将卒之功,乃令 严助 諭意风指於 南越 。” 颜师古 注:“风读曰讽,以天子之意指讽告也。” 明 唐顺之 《佥事孙公墓志铭》:“而邑人亦无敢告言 恩 者,乃稍稍以轻罪笞其一二宗人以风指百姓,百姓乃敢告 恩 。”

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发脉,绵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县 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四明山 。《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则直谓之 四明 。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汉 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山长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水曲

水流曲折处;曲折的水滨。《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 汉 郑玄 注:“五驭:鸣和鸞,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铁路遇山岭水曲,均须遶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

宋 代西南少数民族舞曲名。《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8: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