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亦之的《丈人行答通平林簿》 全文: 祖龙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缕。 乐以声传非文字,千年阙断无人补。 昔有丈人壶山前,绍兴甲寅乙卯年。 定律不待累黍起,瓦缶皆可成宫徵。 更言吹律随隆汙,百世不以一声拘。 此法汉魏周隋无,红泉得之延坐隅。 一时河汉东西奔,姓氏胡为旅人门。 我欲栩栩还皇坟,要以六琯为根原。 九箫鼓吹百物和,羽衣狼藉渔阳戈。 须信乐能召太平,非是太平为乐歌。 丈人宿草飞毵毵,乾旋坤转谁更堪。 忽有尺纸如春蚕,遗音石笋天一南。 三更把书不成眠,四更起坐霜月悬。 五更开门欲上马,至竟此人何山下。
名句书法欣赏 此法汉魏周隋无,红泉得之延坐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红泉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延坐(1).请坐。《晏子春秋·谏下五》:“ 晏子 至,已復事,公延坐。”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盖众客旅进退,必特留问其家世,知非丞相昆弟,则不復延坐,遂趋而出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 (2).受牵连而获罪。《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中书右丞 乌古 逊良楨 论罢陷贼延坐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