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翥的《摸鱼儿 春日西湖泛舟》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垂杨(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红亭(1).红色的亭子。 唐 孙逖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公府西巖下,红亭间白云。”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红亭枕 湘江 , 蒸水 会其左。” (2).犹长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别之处。 唐 岑参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诗:“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 杜子充 唱]休惊惧。夫人,吾当走马红亭路。你转船归去、转船归去。” 翠馆亦作“ 翠舘 ”。 1.犹青楼,妓*院。 元 张宪 《席上得摇字》诗:“翠馆行厨雪乍消,墙头新柳又垂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閒来翠馆调鸚鵡,嬾去朱门看牡丹。” (2).指佳人的住处。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经翠舘,过琼楼,美人掩面下帘钩。”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