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松的《崇寿院霜钟双阁》 全文: 吾闻海上多云气,万状千形各殊异。 人间亦有亦等奇,二钟之山盖其类。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岩隙颇幽邃。 料应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 玲珑断续瘦入骨,奇怪嶙峋复苍翠。 身如抵掌在灵谷,又若謦咳发深隧。 笙竽金石不一音,风浪翻腾随所寄。 我来天晴江面平,遂得优游访天秘。 低昂壈坎或欹侧,藤蔓盘旋青覆被。 遥知蓬莱隔沧海,毛羽不航人莫至。 归来困卧小蓬窗,梦想高天三十二。
名句书法欣赏 笙竽金石不一音,风浪翻腾随所寄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笙竽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 晋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门成 鲁 卫 ,祭抱笙竽。”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音(1).同一个声音。《淮南子·说林训》:“犹金石之一调,相去千岁,合一音也。” (2).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后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维摩诘经·佛国品》:“佛以一音演説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一音演而荒憬服,三圣澄而礼乐备。”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景德传灯录·东土二祖慧可大师》:“﹝大师﹞付嘱已,即於 鄴 都,随宜设法,一音演畅,四众皈依。” (3).一种读音。《朱子语类》卷二三:“又诗中‘憯’字训‘曾’,不知一音耶?二音耶?” 风浪(1) 风和波浪 (2) 比喻艰险的遭遇 久经风浪 翻腾(1) 上下滚动 乌黑的水,在那些伸出水面的岩石上打旋翻腾 (2) 一种跳水动作 向内翻腾两周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