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上国风云清庙閟,中天日月素王尊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吴当的《九江丁祀闻鼓吹感怀》 全文: 参考注释上国(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风云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清庙(1).《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 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 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 郭璞 注:“清庙,太庙也。”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但听临春歌《玉树》,不闻清庙奏朱弦。” 章炳麟 《訄书·订文》:“清庙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于赋颂者,四千名而足。” 中天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素王(1).上古帝王。《史记·殷本纪》:“ 伊尹 处士, 汤 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 汤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马贞 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 (2).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 郭象 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下》:“诸侯起於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 鲁 之 丘 。” 胡思敬 《政变月记》:“方今圣人在上,奋发有为。 康有为 必欲以衰 周 之事,行之今时,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 (3).指 孔子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孔子 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淮南子·主术训》:“ 孔子 之通,智过於 萇宏 ,勇服於 孟賁 ……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唐 刘沧 《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百尺翠云巔,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 颜 曾 四座冠冕。”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二:“《春秋》素王业,今古復焉如。”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