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梁山刘制参园亭》 全文: 刘侯家有相业堂,东都旧第城中央。 剑南参谋今日发,官班且复尚书郎。 买田筑室蟠龙下,闺门孝友师一乡。 好园十亩当道入,绿竹万个搀天长。 池亭面势各有趣,花木手种新成行。 客来呼酒径留饮,小鬟妙舞工持觞。 人生适意但如此,何用尘土纷劻勷。 我来度峡五十日,山深路恶神惨伤。 眼明此邦万石壩,况逢好事空徜徉。 野鹤寮中最清绝,蜡梅水仙方弄香。 为公一醉出门去,祝公眉寿长康强。
名句书法欣赏 池亭面势各有趣,花木手种新成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池亭池边的亭子;水池和亭台。 唐 孟浩然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诗:“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新唐书·张说传》:“池亭奇巧,荡诱上心。”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池亭顷刻攄芳怨,又被鶯声偷唤。” 面势亦作“ 面埶 ”。方面;形势。《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 孙诒让 正义:“ 郑鍔 云:‘审曲者,审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审而可知,审其曲者,然后见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为用,面其埶然后顺其体之所向。’……与 先郑 异,亦通。”后据 郑 注引申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情势、外观、位置。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面势周大地,縈带极长川。”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宋 程大昌 《北边备对·黄河四大折》:“ 黄河 自 盐泽 西来,暨达 潼关 ,其面势所向,凡四大折。” 有趣 有兴味,有趣味 一本有趣的书 木手刑具。用木制成,像手。《魏书·李彪传》:“始 彪 为中尉,号为严酷,以姦款难得,乃为木手击其脇腋,气絶而復属者时有焉。” 宋 无名氏 《五国故事·伪闽王氏》:“ 延翰 妻 博陵 崔 氏之女,性悍妬而残忍……置木手摑人。” 成行 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