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贯休的《送卢瞻罢庐陵幕归阌乡》 全文:文行成身事,从知贵得仁。
 归来还寂寞,何以慰交亲。
 芳草色似动,胡桃花又新。
 昌朝有知己,好作谏垣臣。
 
 参考注释文行(1).文章与德行。《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始 潮 人未知学,公命进士 赵德 为之师,自是 潮 之士,皆篤於文行。”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上人名 允若 ,字 季衡 ,以文行闻於时贤。”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督学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 (2).谓仅有虚文下达。《宋书·武帝纪下》:“杖罚虽有旧科……若皆有其实,则体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设罚之意。” 成身犹修身。《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 对曰:‘不过乎物。’”《吕氏春秋·尊师》:“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 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於人乎!’” 清  吴敏树 《为守斋五叔父暨张叔母五旬双庆之序》:“苟其学问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论,功业足以施於当时,如是则为才贤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