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丰干的《壁上诗二首》 全文: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 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
名句书法欣赏 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了达(1).佛家语。彻悟;通晓。《坛经·宣诏品》:“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唐 顾况 《从江西道中寄齐相公》诗:“能依二諦法,了达三轮空。”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逹?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度数年之力, 中国 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 (2).超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自作挽辞, 秦太虚 亦效之。余谓 渊明 之辞了达, 太虚 之辞哀怨。” (3).“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俺这师父是个了达的祖师,在此山内修行了数十餘年也。”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兀兀(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