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赵觐的《静安八咏录三·其三·芦子渡》 全文:芦花十里塘,野色正荒凉。
 明月秋无际,西风雪有香。
 渔郎茆屋小,估客棹歌长。
 自愧无家别,经行百感伤。
 
 参考注释渔郎打鱼的年轻男子。 唐  许浑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诗:“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明  文徵明 《桃园图》诗:“桑麻鸡犬自成村,天遣渔郎得问津。”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布歌》:“山中胜不传山外, 武陵 难向渔郎道。” 估客即行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 明  何景明 《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 清  朱彝尊 《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 江都 市,铁鹿连船估客檣。” 苏曼殊 《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棹歌亦作“櫂歌”。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櫂歌》两曲,甚有新致。” 唐  骆宾王 《櫂歌行》:“相思无别曲,并在《櫂歌》中。”参见“ 棹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