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桃符侲子喧闾巷,又向江城十岁捐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全文: 参考注释桃符(1) 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贴春联 (2) 借代春联 侲子(1).童子。《新唐书·褚遂良传》:“昔 秦文公 时,有侲子化为雉,雌鸣 陈仓 ,雄鸣 南阳 。” 宋 杨万里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诗:“活几侲子几冻黎,詔子又孙孙又子。” 明 唐顺之 《韈架》诗之一:“却讶缘橦诸侲子,倒投絶足试轻趫。” (2).特指作逐鬼之用的童子。 汉 张衡 《东京赋》:“方相秉鉞,巫覡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侲子敺疫,同乎 越 巫之祝。”《隋书·礼仪志三》:“ 齐 制,季冬晦,选乐人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为侲子,合二百四十人。” 闾巷小的街道,即里巷。泛指乡里民间 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