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每傍阶前照清浅,更于月下重徘徊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蒋南沙相国画屏五景·其五·梅》 全文: 参考注释清浅(1).谓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宋 王安石 《蒲叶》诗:“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 明 王问 《自山中泛湖归》诗:“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 田汉 《江汉渔歌》第五场:“ 大别山 头挂夕阳, 月湖 清浅翻鸳鸯。” (2).浅显;不深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谢瞻 ……诗,其源出於 张华 。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元 白 自清浅, 刘 陆 但恣肆。” (3).指银河。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六:“举手弄清浅,误攀 织女 机。” 王琦 注:“《古诗》:‘河汉清且浅。’” 唐 孟郊 《古意》诗:“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月下(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徘徊(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