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崔珏的《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名句书法欣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译文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注释 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秦安县。星郎:《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适归:往归;归向。高壤:土丘。一作“黄壤”。 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 学海:喻指学术界。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霓(ní)裳(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绛坛:一作“玉坛”。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踠(wǎn):屈曲、弯曲的意思。 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 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简评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这两首《哭李商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