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徐仲谋的《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 全文:郫县七十寺,碁布于郊坰。
 景德当道衢,宝塔腾青冥。
 其间西禅院,地胜景物灵。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经。
 自从没官来,卷帙何零丁。
 府民纳其直,将迁离梵庭。
 奇哉陈氏子,睹此而涕零。
 谓寺无九部,何以重佛僧。
 如人去五臟,何以主神形。
 舍财百万余,赎之俾安宁。
 兰若皆修饰,贝叶重芬馨。
 签函列金玉,堂殿挥丹青。
 永以镇福地,实可壮禅扃。
 命僧开宝藏,煌煌如日星。
 读诵香院里,音响何冷冷。
 闻者与见者,如醉而得醒。
 岂不护洪福,深远於沧溟。
 凡人富金帛,安能延百龄。
 唯有好善道,声誉喧雷霆。
 高吟二百言,长使郫民听。
 
 参考注释兰若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修饰(1) 整理;装饰 (2) 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 (3) 梳妆打扮;亦指讲究外表、形式 (4) 修养品德 贝叶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芬馨芳香。旧题 汉  苏武 《诗》之四:“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诗:“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 明  唐顺之 《雁训》:“夫陆杜隰黍、 秦 粟 吴 粳,芬馨狼藉,穰穰满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