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期至的《王屋游同诸友》 全文: 天下洞天三十六,第一小有在王屋。 日精东峙月华西,群峰历历如奴仆。 阳台之畔紫微宫,仙人往往住其中。 绝顶有泉名太乙,天地一气总鸿濛。 济水之源却在此,滚滚直走黄河底。 清流不与浊流同,荡涤垢秽视诸侯。 我欲游之尚不得,孙公磊落纵冥搜。 千峰万峰入题品,兴阑更醉济池头。 太守虽云具轩冕,一室无营馀寸管。 鹿驯鹤舞空无人,构亭临池曰性懒。 孙公洞庭同社者,一到吾亭便疏散。 四明山人自洛阳,与公谈笑倾壶觞。 丈夫意气何新故,布衣肯羡侯与王。 兴来又觉嵩山好,二室三花春未老。 閒从子晋学吹笙,转向淮南探鸿宝。 孙公孙公真好奇,游成五岳鬓犹缁。 试把扁舟洞庭去,吾将一叶来相随。
参考注释绝顶(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太乙见“ 太一 ”。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一气(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鸿濛见“ 鸿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