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解释: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 原文摘要: 参考注释受命(1) 接受命令或任务 临危受命 巴黎天文台台长 勒维烈受命对这次风暴进行调查。——《风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受天之命 自古受命而王 (3) 受教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晏子春秋·谏上》 (4) 听从号令 徒属皆书:“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忘其同“ 亡2其 ”。同“ 妄2其 ”。选择连词。犹抑。《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 秦 而爱 怀 邪,忘其憎 怀 而爱 秦 邪?” 褚祖耿 集注引 王引之 曰:“忘与亡同。亡其,转语词也。” 临军(1).谓将出作战。《后汉书·朱儁传》:“临军易将,兵家所忌。” 北齐 刘昼 《新论·兵术》:“临军之日,则忘其亲。” (2).犹治军。《北史·辛术传》:“ 术 清俭寡嗜欲,勤於所职,未尝暂懈,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 约束(1) 束缠 (2)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他约束自己不向父亲求援 (3) 盟约,规约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枹鼓(1).鼓槌和鼓。《汉书·李寻传》:“故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颜师古 注:“枹,击鼓之椎也。” (2).指战鼓。《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 王凯 ﹞至临阵援枹鼓,毅然不少假。” 清 戴名世 《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受国厚恩,敢不执槖鞬援枹鼓以效死?” (3).指报警之鼓。《汉书·张敞传》:“﹝ 张敞 ﹞穷治所犯,或一人百餘发,尽行法罚。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董宣 ﹞后特徵为 洛阳 令……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 董少平 。’” 宋 陈师道 《代谢西川提点刑狱表》:“家有刑书,知而不犯,地为沃野,富以无求。囹圄屡空,枹鼓几困。” (4).喻指军旅。 汉 扬雄 《解嘲》:“ 叔孙通 起於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