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魏晋曹丕的《大墙上蒿行》 全文: 阳春无不长成。 草木羣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 中心独立一何茕。 四时舍我驱驰。 今我隐约欲何为。 人生居天壤间。 忽如飞鸟栖枯枝。 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 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冬被貂鼲温瞹。 夏当服绮罗轻凉。 行力自苦。 我将欲何为。 不及君少壮之时。 乘坚车。 策肥马良。 上有沧浪之天。 今我难得久来视。 下有蠕蠕之地。 今我难得久来履。 何不恣意遨游。 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 今尔何为自低卬。 悲丽平壮观。 白如积雪。 利如秋霜。 驳犀标首。 玉琢中央。 帝王所服。 辟除凶殃。 御左右奈何致福祥。 吴之辟闾。 越之步光。 楚之龙泉。 韩有墨阳。 苗山之铤。 羊头之钢。 知名前代。 咸自谓丽且美。 曾不如君剑良。 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 纤罗为缨。 饰以翠翰。 既美且轻。 表容仪。 俯仰垂光荣。 宋之章甫。 齐之高冠。 亦自谓美。 盖何足观。 排金铺。 坐玉堂。 风尘不起。 天气清凉。 奏桓瑟。 舞赵倡。 女娥长歌。 声协宫商。 感心动耳。 荡气回肠。 酌桂酒。 鲙鲤鲂。 与佳人期为乐康。 前奉玉巵。 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 乐未央。 为乐常苦迟。 岁月逝。 忽若飞。 何为自苦。 使我心悲。
参考注释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羣类1.各种生物。《淮南子·本经训》:“优游委从,以养羣类。” 唐 张说 《为留守作瑞禾杏表》:“陛下覆翼万方,植生羣类。” 2.同类的人。 明 李贽 《因记往事》:“其才识过人,胆气压乎羣类。” 大风 麻风病 可以已(止,治愈)大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