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杂兴》 全文:欃枪初疑附,直为饥所驱。
 酸寒仰鼻息,飞走受指呼。
 边臣失驾驭,积渐骄灌夫。
 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
 李陵出偏师,毙之如拉枯。
 零落残部曲,相与奉杨姑。
 去为鞑行省,蟠据兖郸区。
 其子少而黠,亦颇涉猎书。
 耻父污国史,讳人呼逆雏。
 拜表举全齐,献之王会图。
 遂救东隅失,许称南面孤。
 功名虽不终,忠孝焉可诬。
 不知战场内,曾有庙貌无。
 吾尝草二麻,何处陈束刍。
 
 名句书法欣赏 吾尝草二麻,何处陈束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束刍(1).捆草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芻,三星在隅。”《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明日贼攻城,设百楼, 巡 栅城上,束芻灌膏以焚焉。”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 束薪 ”。 (2).成束的草。《宋史·荆罕儒传》:“ 罕儒 令人负束芻径趋 太原 城,焚其东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庞然也……倘执束芻而诱之,则帖耳辑首,喜受羈勒矣。” (3).《后汉书·徐穉传》:“及 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明  李东阳 《望狄梁公祠用前韵》:“寄远束芻谁与致,衝寒瘦马不胜骑。” 明  袁宏道 《哭江进之》诗序:“乙巳秋,闻 进之 兄卒于 蜀 ……欲躬致束芻,值有邑乘之役,素车白马,未卜何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