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全文: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彩翼。 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召,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参考注释子晋王子乔 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 周灵王 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炼,后升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卢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诗:“ 子晋 罢云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齐谐·控鹤监秘记二则》:“太后使 昌宗 骑木鹤,呼为 子晋 后身。” 凤笙(1).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 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 明 何景明 《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伦 截凤笙。” (2).指笙曲。 宋 张先 《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盲聋眼瞎耳聋。亦喻愚昧无知。《韩非子·解老》:“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 元 房皞 《扣角歌赠史吉甫》:“夫子不言人益蒙,著成《大传》开盲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