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申佳允的《见圣堂感赋》 全文: 少读封人编,惓焉怀远托。 今者至于斯,封人不可作。 风物尚依稀,衣冠半零落。 顾兹太古民,浑浑而噩噩。 河北绿林秋,前年恣焚掠。 登莱倒干戈,曹濮惊风鹤。 余亦抱关者,夜深催击柝。 灾害复相仍,彼苍一何虐。 安得封人起,呼天叩求莫。 欃枪两地清,禾黍三秋穫。 道路无聋瞆,春风何寥廓。 一帘案牍閒,万户弦歌约。 天下惟有道,人心自木铎。
参考注释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风鹤(1).形容疑惧惶恐,自相惊扰。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若轻为移蹕,则风鹤频惊,臣罪谁諉?”《明史·熊廷弼传》:“乃仓皇风鹤,偕 化贞 并马入 关 。” 清 黄宗羲 《辩野史》:“而羣小自为风鹤者,则有二节。” (2).指战争的消息。 清 顾炎武 《与汤圣弘书》:“向有栖跡 华山 之愿,因烽火*乍传,暂居 汾 曲。近者风鹤稍寧,而 关中 二三君子重理前説,将建考亭书院。” 清 陆云标 《庚申岁陈墓镇记略》:“乃警魂未定,风鹤频闻。” 叶圣陶 《乡里善人》:“甲子之岁, 吴 越 构兵。风鹤频传,闔邑惶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