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茫无措手句中句,悔已噬脐山外山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行甫小集平山》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无措(1).无法对付;不知如何应付。形容极其惶恐。《吴子·料敌》:“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唐 刘禹锡 《代谢男师损等官表》:“﹝臣﹞惊跃无措,靦惧失容。”《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得了这个消息,惊得进退无措。” 朱自清 《别》:“他终于彷徨无措呜呜咽咽哭了。” (2).谓不执着,不拘泥。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3).无法置办。《三国演义》第八一回:“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 噬脐比喻后悔不及 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左传·成公六年》 山外(1). 太行山 以东地区。 战国 时泛指 秦 以外的六国地区。《文选·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啟,不窥兵於 山 外。” 李善 注引《战国策》:“ 范雎 谓 秦王 曰, 秦 今反闭关,而不敢窥兵於 山 东者, 穰侯 为国谋不忠,大王计有所失也。” (2).山的外边。 唐 张说 《侍宴蘘荷亭应制》诗:“山外闻簫管,还如天上逢。” 宋 林升 《西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3).佛教天台宗山外宗的省称。参见“ 山家宗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