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秦观的《喜雨得城字》 全文: 阴阳有常职,代御不可并。 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惟时四月交,南国厌久晴。 风师挟帝令,呼号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黄尘暗如雾,掩彼日月明。 帝眷一昔回,旱议沮莫行。 番然需膏泽,夜半来雨声。 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 青秧散广亩,白水涵孤城。 耕夫欣有托,水鸟飞且鸣。 乃知化工妙,悠然信难名。 行矣耘我穑,岁终伫坻京。
参考注释黎明 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沛公乃夜引兵还。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 司马贞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也。”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伯庐《治家格言》 遐眺远望。 晋 卢谌 《赠刘琨》诗:“遐眺存亡,缅成飞沉。”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清 方文 《泰安道中望岱》诗:“况当凌絶顶,千峰恣遐眺。” 沟浍(1).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 注:“沟澮,皆所以通水。《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 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 戴叔伦 《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 乐 里沟澮皆满。” (2).借指荒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齐 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